鮪魚肚與脂肪肝有關?三酸甘油脂過高恐引發代謝症候群!

鮪魚肚與脂肪肝有關?三酸甘油脂過高恐引發代謝症候群!

什麼是「鮪魚肚」?

「鮪魚肚」指的是腹部肥胖、肚子圓滾的外觀,其實代表內臟脂肪過多。

這些脂肪堆積在肝臟、腸道、胰臟等器官,會分泌大量發炎物質,干擾代謝功能,增加慢性病風險。

常見原因包括:久坐不動、飲食油膩、壓力大、睡眠不足。

中年男性與更年期後女性最常見,一旦腰圍超標(男 >90cm、女 >80cm),就符合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指標之一。

 

脂肪肝是怎麼形成的?

脂肪肝是指肝臟脂肪含量超過 5%。主要成因是 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),與熱量過多、缺乏運動密切相關。

高風險族群包括:

  • 腹部肥胖(鮪魚肚)
  • 三酸甘油脂、膽固醇過高
  • 高血壓、高血糖、糖尿病患者
  • 久坐少動、壓力大
  • 長期飲酒者

若未控制,脂肪肝可能進一步惡化成肝纖維化、肝硬化,甚至肝癌。

 

三酸甘油脂過高的影響

三酸甘油脂的來源與正常值

三酸甘油脂(Triglyceride)是身體儲存能量的方式,來自飲食的糖分、油脂,也能由肝臟自行合成。

  • 正常值:<150 mg/dL
  • 邊緣值:150–199 mg/dL
  • 高風險:≥200 mg/dL

三酸甘油脂過高的危害

  • 脂肪肝形成
  • 動脈硬化、心肌梗塞、中風風險上升
  • 胰島素阻抗、糖尿病
  • 高血壓、肥胖等代謝性疾病

 

脂肪肝對身體的影響

1.肝臟發炎與纖維化

脂肪堆積在肝臟,會引發肝臟慢性發炎,進而導致肝纖維化。若持續惡化,可能進展為肝硬化,甚至增加肝癌風險。

2.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

脂肪肝通常與腹部肥胖、血糖異常、三酸甘油脂過高等代謝問題並存,這些問題會顯著提高心肌梗塞、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。

3.增加糖尿病風險

研究顯示,脂肪肝患者發展為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比一般人更高,肝臟胰島素阻抗會使血糖控制變得困難。

4.免疫力與荷爾蒙失衡

肝臟是重要的代謝與解毒器官,長期脂肪堆積會影響荷爾蒙調節及免疫功能,進而導致疲倦、內分泌失衡等問題。

脂肪肝對身體的影響

鮪魚肚、脂肪肝與代謝症候群的關聯

BMI正常也可能有脂肪肝?

即使體重正常,只要腰圍過粗、內臟脂肪偏高,仍可能罹患脂肪肝。這種「隱性肥胖」族群常被忽略,但健康風險不比肥胖者低。

三酸甘油脂與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

符合以下五項中的三項,即可診斷為代謝症候群:

  1. 腰圍過粗(男 ≧ 90cm,女 ≧ 80cm)
  2. 血壓偏高(收縮壓 ≧ 130mmHg或舒張壓 ≧ 85mmHg
  3. 空腹血糖 ≥100 mg/dL
  4. HDL 偏低(男 <40 mg/dL,女 <50 mg/dL)
  5. 三酸甘油脂 ≥150 mg/dL

 

鮪魚肚與心血管疾病的連結

三酸甘油脂與壞膽固醇過高,血管壁會堆積斑塊,導致動脈硬化。若阻塞發生在心臟,可能引發 心肌梗塞;發生在腦部,則可能造成 中風

腹部肥胖的男性,心血管疾病風險是正常男性的 2–3 倍;女性在停經後風險同樣升高。

〈延伸閱讀:看懂心血管硬化過程,預防血管發炎與保健食品推薦

 

如何改善?飲食、運動與生活習慣

應避免的食物

  • 高糖食品(蛋糕、汽水、果汁)
  • 高脂肪食物(油炸物、肥肉、加工食品)
  • 精緻澱粉(白米、白麵包)
  • 反式脂肪(速食、餅乾、蛋糕)

推薦攝取的食物

  • 高纖蔬菜(菠菜、花椰菜)
  • 全穀雜糧(燕麥、糙米、地瓜)
  • 深海魚類(鮭魚、鯖魚,富含Omega-3)
  • 堅果與種子(核桃、亞麻仁籽)
  • 大豆製品(豆腐、豆漿)

運動習慣

  • 有氧運動: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騎車,每週至少150分鐘。
  • 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:短時間高強度運動,對腹部脂肪與脂肪肝改善效果更顯著。

避免與推薦的食物區分

從健檢數據早期發現異常

健檢報告中需特別注意:

  • TG(三酸甘油脂):<150 mg/dL
  • TC(總膽固醇):<200 mg/dL
  • LDL(壞膽固醇):<130 mg/dL
  • HDL(好膽固醇):男 > 40 mg/dL、女 > 50 mg/dL
  • GOT/GPT:過高代表肝臟可能發炎

 

何時該就醫?不可忽視的警訊

若出現以下症狀,應立即就醫:

  • 持續疲倦、精神不濟
  • 腹部脹悶或右上腹痛
  • 皮膚或眼白發黃(黃疸)
  • 體重不明原因下降

 

日常自我管理與預防方法

  • 每天運動 30分鐘
  • 控制飲食油脂與糖分
  • 每日至少 3 份蔬菜、2 份水果
  • 避免熬夜,保持規律作息
  • 定期檢查血脂、肝功能、腰圍

 

結論:別讓鮪魚肚成為健康殺手

鮪魚肚不只是外型問題,而是脂肪肝、代謝症候群、甚至心血管疾病的健康警訊。

透過 飲食、運動、規律作息與定期檢查,就能有效改善與預防。

健康需要長期經營,從今天開始,和鮪魚肚說再見!

 

常見問答(FAQ)

Q1:鮪魚肚一定等於脂肪肝嗎?

不一定,但鮪魚肚代表內臟脂肪偏高,是脂肪肝的高風險族群,建議定期檢查。

Q2:體重正常,但腰圍偏大,也要注意嗎?

要!這是「隱性肥胖」,健康風險與一般肥胖相同甚至更高。

Q3:三酸甘油脂過高需要吃藥嗎?

若數值輕度異常,可先透過飲食與運動改善;嚴重時須依醫師指示用藥。

Q4:有改善脂肪肝的飲食建議嗎?

多攝取高纖低脂食物,如燕麥、豆腐、青菜,避免油炸、甜食。

Q5:減肥是不是唯一方法?

減重有幫助,但更重要的是降低內臟脂肪,需搭配飲食與運動調整。

加入LINE好友

作者營養師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