泌尿道感染怎麼辦?女性、孕婦、年長者與男性的預防重點一次看懂!
泌尿道感染(Urinary Tract Infection, UTI)是相當常見的感染問題,尤其女性感染率高達五成。
除了女性,有幾個特定族群也容易中招,包括孕婦、年長者,以及攝護腺肥大的男性。
不同年齡與性別的風險因素各異,對症防範才是關鍵!
哪些人容易泌尿道感染?高風險族群大解析!
女性常見感染高峰期:青春期、性活躍期、更年期後
1.青春期
- 陰道環境與泌尿道菌叢尚未穩定
建議 : 可補充益生菌幫助菌叢生態平衡。
- 私密處清潔不當
建議 : 正常私密部位呈現弱酸性,建議使用溫和的弱酸性清潔用品來清洗外陰部,可以幫助維持私密處的健康弱酸環境。
- 經期衛生習慣不佳
建議 : 經常更換護墊、衛生棉
- 貼身內褲不透氣、穿太緊身的褲子(如皮褲、牛仔褲)
建議 : 改換穿棉質內褲、寬鬆褲子
2.性活躍期
性行為會增加細菌逆行進入膀胱的機會,特別是性行為後沒有立即清潔,或清潔方式不當、潤滑不足,都容易造成感染。
建議 : 性行為前後溫和清潔,適時排尿和多喝水,都是有效預防感染的方法
3.更年期後
女性雌激素降低,導致陰道與尿道黏膜變薄、保護菌減少,讓致病菌更容易入侵泌尿道,引起感染。
建議 : 補充甘露糖、蔓越莓、益生菌和使用潤滑液可以幫助預防,但更全面的方法還包括多喝水、避免憋尿、注意衛生、調整生活習慣等。
孕婦:泌尿道感染恐影響胎兒健康
懷孕期間因荷爾蒙變化與子宮壓迫,容易造成尿液滯留及尿道擴張,是泌尿道感染的高峰時期。若未及時治療,可能導致:
- 腎盂腎炎
- 早產、胎兒生長遲緩
- 提高妊娠風險
建議孕婦定期進行尿液篩檢,即使是「無症狀菌尿*」也需由醫師評估是否給予抗生素治療,以確保母嬰安全。
(*註:「無症狀菌尿」,指尿液中存在細菌,但患者沒有出現任何泌尿道感染的症狀。)
年長者:常無症狀卻已感染,不可輕忽!
高齡者的泌尿道感染常不典型,甚至沒有明顯排尿症狀。常見情況包括:
- 無症狀菌尿:尿中有細菌,但無不適症狀,不一定需用藥。
- 認知改變:感染表現常是嗜睡、混亂、跌倒,容易誤認為是失智症進展。
- 導尿管使用者風險更高。
年長者若有精神狀況改變,應留意是否有泌尿道感染,但不可僅憑尿味或尿色混濁判斷,需經專業診斷決定是否治療。
男性:攝護腺肥大導致排尿異常,更易感染
男性年紀漸長,常會出現攝護腺肥大,造成排尿困難、尿液排不乾淨,進而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。常見風險因素包括:
- 膀胱殘尿量增加
- 尿流變慢或中斷
- 反覆尿道感染或合併結石
症狀可能包括頻尿、夜尿、排尿灼熱,甚至發燒或尿液混濁。
提醒,有攝護腺肥大的男性應定期追蹤,必要時使用藥物或接受醫療處置,以減少感染發生。
〈 延伸閱讀 : 泌尿道感染反覆發作怎麼辦?甘露醣 vs 蔓越莓功效一次看懂!〉
〈 延伸閱讀 :陰道感染總是反覆?益生菌補充有解〉
如何預防泌尿道感染?日常保健3大關鍵
1. 多喝水、不要憋尿
保持尿液流動,有助於沖刷細菌。
2. 正確清潔私密處
選擇弱酸性產品、避免過度清洗或錯誤方式(如使用強鹼性香皂)。
3. 補充甘露糖、蔓越莓、益生菌
- 甘露糖(D-Mannose):可結合大腸桿菌,幫助其排出。
- 蔓越莓:富含前花青素,可抑制細菌附著於尿道。
- 益生菌:維持陰道與泌尿道菌叢健康環境。